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环境资源与利用方向)
适用研究生层次:硕士(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领域: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环境资源与利用方向)
一、学科专业简介
海南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环境资源与利用方向)专业硕士点,以服务热带岛屿特色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旨在培养掌握资源高效利用与植物保护综合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学校环境与农业交叉学科优势,围绕“环境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贯通式培养体系,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与实践实习的深度融合,支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环境资源与利用方向)农业硕士,是与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本专业面向热带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热带农林植物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领域,致力于为热带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研究与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相关行政部门、行业与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培养“精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能力要求
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求实创新,努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热爱和服务“三农”。
2. 掌握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基础理论、最新前沿进展与技术以及把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融入现代农业的能力;掌握本领域相应的专业技能并能利用这些技能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相关产业问题;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农业科技传播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农业技术推广。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实行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通过课程教学、案例研讨、田间实训、项目实践四阶段培养。注重与产业实践、技术推广和工程化应用的深度结合。
1. 基本知识目标
系统掌握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重点涵盖环境学、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三大模块;同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的融通与应用。
2. 基本素质目标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坚持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与法律法规意识,尊重知识产权与他人成果,秉持面向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3. 基本能力目标
知识获取与沟通:具备信息检索、资料整合、学术写作与交流展示能力;
科学判断与实践:能对研究方法、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与应用价值作出清晰判断;
研究与工程:能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与解决资源利用、污染防治与植保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在真实场景中开展技术集成与工程实践的能力;
综合素养:具备持续学习、科研创新、外语应用与计算机技能等能力。
4. 创新能力目标
倡导问题导向与跨学科协同,鼓励面向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培养能够独立开展本领域创新性研究与技术攻关、具备推广转化与决策支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未能在基本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可按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申请延长;提前完成培养方案且学位论文符合答辩要求者,按程序可申请提前答辩与毕业。具体按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