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7 资源与环境
适用研究生层次:硕士研究生(专业型)
适用专业(领域):环境工程领域
一、学科专业简介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依托海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该学科于2004年获环境工程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是海南省唯一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肩负研究热区环境保护技术和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重任。学科目前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坚持多学科横向联合,与环保企业、设计院和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设立了多个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设立了联合培养模式,形成以热区特色为基础,立足我国国情,培养具有热区特色、专业过硬、科研和工程能力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本专业设置四个研究方向:
1. 典型污染物转化与控制方向,基于热带海岛特色,聚焦近岸海域、工业企业、养殖基地和城镇内河等重点区域,运用环境检测分析技术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和手段,结合微观和宏观环境过程研究典型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和重金属等)在多介质环境和界面中的污染水平、赋存形态和转化机制,建立典型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体系,识别高风险污染物并实现环境风险的预测和预警。服务于海南省滨海旅游、水产养殖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发展需求,助力海南省“禁塑令”和新污染物治理的顺利实施,保障美丽海湾和美丽中国海南样板的建设。
2. 环境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方向,以热带岛屿能源开发及工业生产等过程中面临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问题为导向,聚焦热带岛屿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新技术和原理,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开展海洋水污染防治与综合治理、饮用水安全保护、水-土-气-生物-固多圈层污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土壤-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健康方向,聚焦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整合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医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技术,从基因、细胞、个体以及人群等多维度探讨环境污染与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环境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对环境健康相关疾病进行预警与早期干预,服务于海南健康岛建设。
4. 资源循环与碳中和方向,聚焦和解决资源循环利用和实现碳减排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海岛生物质废物资源属性,开展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研究,重点关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能源技术和生物转化能源技术,并发展环境功能材料相关研究。同时,运用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科学等专业技术手段研究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开展环境信息监测、分析与碳排放评估,为海岛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创新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资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行业相关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工程科技文献,了解资源与环境工程发展前沿和动态。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实践成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坚持产教融合,实行校内外导师组指导模式。鼓励国际联合培养和多学科交叉培养,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