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由海南大学牵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轶斐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乡镇分散式有机固废多途径低碳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海口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同济大学戴晓虎教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胡华龙研究员、清华大学王伟教授、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郑明辉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汪群慧教授、清华大学刘建国教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张静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沈飞教授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出席会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循环经济专项主管国佳旭副研究员(线上)、项目牵头单位海南大学邹勇华副校长、科学技术发展院刘婉秋副院长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启动会现场
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循环经济专项主管国佳旭副研究员首先致辞,他详细介绍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总体情况,他强调该项目对实现乡镇有机固废低碳处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施方案论证是厘清项目如何进行的关键,各专家需要切实指出项目实施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邹勇华副校长代表海南大学对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参与单位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使命与担当,学校高度重视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全力支持项目团队,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攻关平台,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海南大学邹勇华副校长致辞
在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汇报和质询环节,由郝吉明院士担任组长的项目咨询专家组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论证。项目负责人孙轶斐教授从指南要求、立项背景、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考核指标与研究增量、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工作基础与组织机制、经费预算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整体情况。随后,北京化工大学李秀金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振刚研究员、海南大学孙轶斐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刘志丹教授和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傅国志正高级工程师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人孙轶斐教授作项目实施方案汇报

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实施方案汇报
与会专家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质询,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目标明确、创新突出、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可行,五个课题互补性强,能够相互配合支撑项目总目标的实现,认为该项目有望形成支撑我国乡镇有机固废低碳处理的丰富成果,并从标志性创新成果、装备研发与系统集成、示范工程落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和宝贵建议。

项目咨询专家点评指导
“乡镇分散式有机固废多途径低碳处理技术与装备”项目于2025年1月立项,为期3年,设置了相互支撑、多元一体化的五个课题。项目将围绕“提升乡镇有机固废小型化装备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以共性关键处理技术与装备研发集成、精准高效控污技术研发、产物提质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小型化工程建设为研究主线,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撰稿:刘超
审核:葛成军
复审:王旭